当前位置: 过滤机 >> 过滤机资源 >> 餐饮巨头创始人跑路,4亿现金不翼而飞,投
引言
广州曾经有家餐饮企业叫和兴隆,靠着为企业食堂等提供团餐以及发明了不用洗就可以直接吃菜的免洗净菜技术而发家,一跃成为餐饮企业的黑马,获得了许多证券公司的投资,甚至挂牌上市。挂牌上市后的和兴隆又进行了两轮融资,企业发展的蒸蒸日上,成为国内餐饮行业的龙头企业。
但就是这样一家看似前途无限的餐饮企业,在年轰然崩塌。和兴隆的董事长黄溪河递交辞呈而后消失,与之一起消失的还有公司的4亿现金。老板跑路并带走了大部现金,公司账上只剩下多万元人民币,再加上对外还有2亿多的贷款,资不抵债,和兴隆彻底崩溃。年12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和兴隆进行破产清算,一代龙头就此坍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爆雷的“和兴隆们”
和兴隆不是餐饮行业爆出的唯一的雷,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雷。相比于其他行业,餐饮行业因为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有更多的风险。一方面,餐饮企业在食材采购、食品加工、员工服务、垃圾处理等环节存在许多潜在风险,一旦管理不善就会导致不利因素酝酿为危机;另一方面,现在网络技术发达,信息传播扩散非常快,危机经过网络环境的传播和推广会加速扩大并升级。比如最近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北京全聚德烤鸭还有小龙坎火锅等都爆出了品控问题,在网络中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引起股票市场的波动。所以有必要盘点一下近几年餐饮行业被爆雷的企业,以及一些典型的成功或失败的危机公关案例。
(一)资本家贪欲引爆和兴隆
根据后续的跟进调查,人们发现,和兴隆的解体与其董事长的个人贪欲密不可分。企业做大做强之后,黄溪河就忘记了初心,也丢掉了做事业的眼界,黄溪河和他的弟弟黄建兴在年的上半年,以股权质押等方式将公司资产变现,掏空了和兴隆,和兴隆在后期已经变成了一个空壳公司。
和兴隆的悲剧产生于黄溪河个人的资本家贪欲,在年和兴隆挂牌新三板上市之前已经获得了八轮融资,上市之后又进行了两轮融资,很多券商人士都等着从和兴隆未来的IPO红利中创收,但没想到爆了个大雷,和兴隆破产清算后,银行贷款都无法清偿,投资机构投资的数亿元更是打了水漂。民营企业的投资风险其实特别大,像和兴隆这样的爆雷的企业还在少数,更多的是那些“借壳上市”的民营企业,既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和核心技术,但又想挂牌上市靠玩资本赚IPO红利,这些企业的爆雷风险无疑非常大。
(二)爆雷的“和兴隆”们
1.老堂客“老油事件”
当年重庆有一家非常火爆的火锅店叫“老堂客”,年的时候,有人爆料老堂客使用“口水油”,于是就有记者暗访老堂客。当时的老堂客非常火爆,一到饭点,二十多家门店全部爆满,门口还有好多人排队等号。在老堂客门口排队的顾客都对其火锅口味赞不绝口。记者进入老堂客,就能看到在显眼位置标注着“防止技术泄密,禁止老油出堂”,据服务员介绍,老油就是店里用的红油,因为过去把烧开之后再用的油叫老油,所以取了这个名字,但是店里面用的油都是新油,是一次性的红油。
但是经过反复走访,终于有服务员说漏了嘴,这些不能带走的“老油”都要重新端到后厨,过滤提炼加工之后,装到新包装里再重新上桌,所以老堂客里的顾客吃的都是“口水油”。被曝光之后,老堂客管理人员非但没有反思问题,还推脱说这是餐饮行业的惯例,这么一大袋火锅底料卖15元,但油的成本都不只15元,所以只能反复使用。
本身“口水油”事件已经令顾客非常恶心,老堂客的这一番说辞更是惹了众怒,其他火锅企业纷纷声明自家用的不是“口水油”,等老堂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却为时已晚,最终落得品牌整个关闭的下场。鼎盛时期的老堂客光在四川就有20多家分店,却因为“口水油”的问题在短短几日内就全盘关闭。如果你去吃火锅时看到有人吃完火锅把果皮纸屑等垃圾丢到火锅底料里时千万不要着急指责他们没素质,因为他们可能是当年口水油事件的受害者,丢餐余垃圾进去可能是防止新的口水油事件的发生。
2.味千拉面“骨汤门”
炒股的朋友可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