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机

血管外科创新手术技巧,灵巧取出倾斜贴壁滤

发布时间:2022/6/19 17:51:39   

近日,我院血管外科收治了一位“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的患者,该患者3个月前因“右下肢股腘静脉血栓”于外院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经常规抗凝溶栓治疗,复查彩超提示右下肢股腘静脉血栓再通良好,因滤器倾斜贴壁,医院未能成功取出,后辗转多家医疗机构,均未能取出该贴壁滤器,最终慕名来到我院血管外科“背水一战”。

吴成稳副主任医师团队科学制定手术方案后,术前行下腔静脉彩超可见下腔静脉内滤器位于肾静脉水平下端,滤器内部及下方未见明显血栓。该滤器需经颈内静脉穿刺取出。

手术团队首先使用圈套器常规套取滤器回收钩,经多次尝试未能如愿。

经回收长鞘置入加硬导丝引导,经回收长鞘置入导管旋拨,经回收长鞘置入导管成袢、经左股静脉穿刺置入导管旋拨,经回收长鞘置入导丝成袢(Loop技术)等方法,均未能成功套取滤器回收钩。

经过各种方法、途径,历经3个小时后,该滤器仍死死地贴附于下腔静脉管壁上,面对家属在手术室外饱含渴望的目光,吴成稳副主任医师带领着康海涵主治医师、李飞主治医师及刘万里医师,肩负着几十斤铅衣,不辞辛苦,继续奋战。

经回收长鞘置入导丝至滤器下方,圈套器越过滤器紧随其后,于滤器主体下方套取导丝头端,于回收长鞘内回撤圈套器及导丝头端至体外,此刻可见导丝形成闭合的袢状结构,并牢牢地固定在滤器头端。

但此时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滤器主体与回收长鞘并不在同一个轴面上,难以将滤器主体收入长鞘内。

经多次尝试,吴成稳副主任医师决定以导丝为轨道,将圈套器送入,套取滤器头端,使滤器主体与导丝固定在同一轴面,最终成功取出该倾斜贴壁的滤器。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各项复查指标均正常,术后第三天便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对血管外科全体医护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吴成稳副主任医师团队精湛的专业技术赞叹不已。

血管外科简介

我院血管外科在省内为较早一批开展该专业的科室,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拥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师6名,高级职称2人(周志强主任医师、吴成稳副主任医师),中级职称2人(康海涵主治医师、李飞主治医师),初级职称2人(刘万里医师、郭琨医师)。科室曾先后委派多名医师于上海、北京、广州等全国知名大型血管外科诊疗中心进修学习,共发表中华、中文核心文章30余篇,发明专利1项。以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

科室可开展诊疗项目

动脉系统疾病:如动脉瘤(腹主动脉瘤、颈动脉瘤及四肢动脉瘤)、急性四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急性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外周血管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颈动脉狭窄的手术和介入治疗;

静脉系统疾病:如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瘀滞性皮炎、布卡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激光、微波、射频消融),Cocktte综合症和布-加氏综合征的球囊扩张术的治疗以及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症(KTS)的手术治疗等;

其他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瘤、颈动脉体瘤、四肢血管动静脉瘘、雷诺氏综合征及肢体淋巴性水肿的多种方法治疗等。

供稿:血管外科李飞康海涵

编辑:李晓亮金碧薇吴秀丽

责编:陈建设冯光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4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