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过滤机 >> 过滤机优势 >> 河北唐山三友集团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
来源:经济日报
三友集团纯碱公司厂区。(资料图片)
在唐山三友集团氯碱公司车间里,烧碱液体在透明管道内流动。“通过管道,氯碱公司80%的烧碱输送到化纤公司作生产原料,部分氯化氢输送到硅业公司作生产原料,副产的电石渣浆全部用于纯碱公司生产。”三友集团规划发展中心主任靳士杰说。
三友集团通过不断延伸循环经济链条,在各个公司之间构建起一个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氯碱公司生产的烧碱是化纤公司的生产原料,化纤公司生产的元明粉成为纯碱公司的生产原料,纯碱公司副产物蒸氨废液可以用于氯化钙的生产,氯碱公司提盐之后的回水供热电公司使用,热电公司产生的电力、蒸汽和除盐水供给全集团各子公司作为动能、热能和水源……”三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春生说,通过构建和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企业实现增产增效。去年,三友销售收入达亿元,实现利润2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其中来自循环经济的贡献达7亿多元。
充分利用资源
三友集团成立之初,是一家以海盐为基础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周边的电厂和钢厂建设了海水淡化项目,项目产生的浓海水没有合适的利用方式,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令这些企业很苦恼。”三友集团纯碱公司副总经理郑存强说,“作为专门‘吃盐’的企业,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将浓海水利用起来呢?”
想干就干。三友与科研单位开展了联合攻关,投资5亿多元建设了浓海水直接生产纯碱生产线,利用管道运输将关联企业的浓海水引入厂内,并不断升级改造,浓海水提取原盐及有益物质的技术日益成熟。
郑存强说,企业减少了晒盐和运输环节,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每年仅浓海水利用就节约原盐75万吨、节省淡水万立方米。
在转型升级中,三友逐步走上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随着年产10万吨烧碱、10万吨PVC的氯碱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企业把纯碱、化纤、氯碱这3个产业紧密衔接在一起,构建了“两碱一化”(纯碱、氯碱、化纤)循环经济模式。
“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必须构建内部可循环的产业链,吃干榨尽资源,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王春生说,通过对基础资源综合利用、梯级开发,衍生出了多项新产品。
把废料变原料
在废弃物综合利用上下苦功、练真功,实现发展零污染、生产零排放、能源零浪费,是三友集团打造循环经济的亮点。
传统的工业废水废渣废气都可以成为资源。记者在超细碳酸钙生产线看到,洁白的产品被打包成一袋袋成品整装待发。这些产品的原料来自于上游工序产生的废盐泥。
“在浓海水利用过程中,会伴随产生大量的废盐泥。超细碳酸钙生产工艺通过水洗、过滤、粉碎等工序,有效利用了废盐泥中的钙离子,生产出新产品。”郑存强表示,纯碱公司正在开发“浓海水增浓―提溴―纯碱生产”的联合发展技术路线,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价值。
反洗水是三友集团热电公司冲洗过滤器等设备产生的废水,原来都是外排到污水厂处理,现在做到了内部消化。“这个项目能有效处理反洗水中的泥沙及悬浮物,实现废水循环再利用。”三友集团热电公司副总经理张海涛介绍,目前每年能回收70万立方米反洗水,创效余万元。
曾经当废物丢弃的纯碱废渣变身为锅炉烟气脱硫使用的脱硫剂,曾经花钱委托专业厂家处理的有机硅副产物变身为抢手的高沸硅油产品……近年来,三友集团每年实施余项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今年又谋划了个技改项目,持续做好循环经济产业链。截至目前,三友集团已经构筑起包括9大类、多个品种的产品生产体系,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聚焦新兴产业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通过超前谋划、超前思维,将企业发展实际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机结合。”立足这个理念,三友集团瞄准科技前沿,开发尖端产品,积极布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
莱赛尔纤维属于第三代纤维素纤维,是一种全过程绿色生产的产品,兼备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多种优良特性。在没有生产技术标准可供借鉴下,三友集团通过自主研发,破解了溶剂配制、纤维处理等项技术难题,并获得4项国家专利授权。
王春生告诉记者,“目前,三友的莱赛尔纤维年产能为吨,下一步,将利用已经掌握的核心技术和自产的烧碱、盐酸产品等原材料优势,实施年产6万吨莱赛尔纤维提产项目,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高端有机硅生产技术同样处于国际前沿。三友集团充分利用氯化氢原料作为支撑,加强与中科院等科研单位技术合作,并与有研集团共同建设了国家级“化工领域催化剂粉体材料共性技术示范平台”。截至目前,有机硅项目取得专利授权余项,产出5大类近40种产品。
据介绍,三友集团未来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划建设光伏智慧能源园区,同时发展氢能源开发等高端产业,推动企业的循环经济道路越走越宽。(经济日报记者宋美倩)